|
信息來源:蕪湖新聞網
本報訊(記者 齊雯雯)樓道是基層治理的“末梢單元”,也是社區服務觸及居民生活的“最后一米”。南瑞街道錦坤園社區堅持以黨建引領,從末端發力,創新打造“和睦錦坤 十心服務”黨建品牌,以做實做細樓道治理為抓手,不斷激活小區治理“神經末梢”,增強網格內群眾凝聚力、自治活躍力、共享親和力,推動基層治理水平提檔升級。
網格聯動入樓棟,構建治理“紅色矩陣”。錦坤園社區探索“1+1+1+N”網格聯動模式,即“社區黨委指導+1名網格員聯絡+1名樓棟紅管事牽頭+N名黨員群眾”共同參與,積極擔好社區“和事老”“連心橋”角色,織密織牢治理網。組建鄰里互助幫幫團、夕陽紅志愿服務隊等“十心服務隊”,充分挖掘并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帶動居民、扎根居民、服務居民,形成黨群活動、鄰里探訪、文明自治在樓道的新模式。培育優秀紅管事發起樓道微改造,開展“錦鄰微花園改造”、樓棟微治理等,打造共享花園、和諧樓道,實現“臟亂差”變“風景線”,提高居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,增強鄰里幸福感。
協商議事進樓棟,匯聚自治“鄰聚力”。健全完善“錦鄰”協商議事機制,通過“線上+線下”暢通信息渠道,召開“錦鄰”議事會、“錦聽您聲”懇談會等,建立信任聯系,鼓勵樓棟骨干參與社區事務,讓居民說事、公開評事、共同辦事,做到易事及時辦、繁事分類辦、難事規劃辦,將協商議事的能力轉化為矛盾化解潛能,建立“藍橙紅”三色矛盾分級責任制,通過議事平臺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。有效解決高層電梯自籌資金更新、共享電梯加裝、物業選聘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,真正實現協商議事“零距離”、基層治理“鄰聚力”。
共建服務送樓棟,繪就民生“同心圓”。以居民需求為導向,牽手社區“紅色合伙人”開展“便民市集”“百姓大舞臺”“鄰里課堂”“薪火講堂”等特色活動,凝聚“貼心人”“合伙人”力量,打造“和睦”鄰里圈,推動家門口的“文化需求”“健康需求”“便民需求”體系,以鄰情化解鄰里糾紛、治理環境亂象、銀齡互助探望等,通過共建服務送樓棟活動,為轄區居民提供健康義診、免費理發、小家電維修等,不斷提升治理服務,做實“一老一小”服務。
|
|
人民陪審員,網絡媒體人,愛心公益人,攝影家協會會員,新聞撰稿人,網評員,資深財務